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专栏>数学与科学学院>学院介绍>详细内容

学院介绍

2015年度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2 16:21:1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5年度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工作总结

2015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在省基教处,南通市教育局和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特色化、校本化课程基地建设开发与实施的规律,不断推进课程基地建设对常态化教学的引领与影响,进而丰富学校以人为本,智慧教育理念的内涵;同时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升了学校课程基地的影响,真正实现了以课程基地引领学校的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

一、确保资金投入,加快硬件建设

基地前后投入1000万元的建设资金,其中省投资120万元,市投资200万元,自筹专项资金800多万元。依托理科实验大楼先后分两期建成了各种特色的多功能馆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物理,生化数字传感器实验室各一个,通用纳米实验室,物理先修竞赛实验室,化学先修竞赛实验室,生物先修竞赛实验室,生物组织培养室,电子显微镜室,高低温技术实验室,生物标本室,物理创新实验室,生化创新实验室,环境生态实验室,多功能光学实验室,数字地理通用教室,数字气象站,环幕展示厅。共计18个多功能馆室。

二、优化教学环境,丰富学科文化

理学院逐步构建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支持体系。一是经费支持体系。学校与省、市基教处等达成相关协议,在经费上支持学校建设课程基地。二是学校建设经费大力倾斜。在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院结合申报书进一步理清了数学和科学课程基地的核心理念,即:让每个学生在基地得到体验,得到发展(科学)在猜想、实验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数学)。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学院以数学和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抓手,开创课程基地建设的新平台、新领域。目前,五个学科共开设校本课程十余门。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五个学科分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环境,科学学科注重动手实践,现象观察,数据分析;数学学科注重用实验验证猜想,数学模型构建。

三、建设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学习

学院在科技推动课程基地建设的理念引领下,多层面、多维度的开发互动平台。一是构建人-机互动平台,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以现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骨架支撑,多功能数字实验器材为端口,实现了实验数据及时反馈,及时存储,共享互通。二是构建了师-师互动平台,基地依托学校五大学院之一的理学院,建立了涵盖理科五大学科的教师QQ群,定期组织话题讨论,让全校的相关学科教师都能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积极投身到课程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中去,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效益的提高。三是构建了师-生互动平台,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课程基地专题模块,并设立了专门的互动论坛,师生间交流课程基地教与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四、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学院严格按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设置课程,统一了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设置安排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基地加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有10位教师在基地开设校本课程,同时组建了与课程基地关联的学生社团4个,正在开发校本教材5本;其中有: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指尖上的NAS、数字化物理实验、化学趣味实验与创新实验探究、生物先修、看影片学地理,生活中的纳米材料等课程资源与实验方案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发与完善。

五、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发展

基地将新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基地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学科研训和课程基地建设的同步和谐发展。

学校多次承担市级校际交流听课活动,与各兄弟学校共同促进理科教学再上新台阶。市特后名师梯队展示课,市级优课比赛,省际优课展示课等相继在我校举办。张晓冰名师工作室进驻通用纳米实验室。基地今年接待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300多人次。

同时,我们坚持建设与培训同步进行,做到所有馆室培训的全覆盖,体现了建设、培训、使用和研究的系列化,有力地推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我校理学院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市333骨干教师3人,南通大市学科带头人5,局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20多人,逐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六、服务学生实践,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基地的建设最终目的是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学校在以人为本,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将课程基地建设与小班化教育、智慧课堂的打造相结合,尊重和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动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张扬个性、发展潜能。

在省市各级理科学生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多项省市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总结近一年来课程基地的建设情况,我们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能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基地的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特色创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在课程基地馆室与国家课程相结合方面还有许多的路要走,针对这些问题,基地准备与南通大学理学院挂钩,利用南通大学的科研优势,指导完善我校课程基地的相关软件内容,争取在一流的课程基地硬件基础上,融入一流的软件,以发挥课程基地的最大效应。后期,我们将在省基教处和南通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按照建设方案,继续筹措资金,不断加快课程基地的建设,使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成为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的新阵地。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