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市教育局 杨晓岗书记讲话稿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02 13:54:17 浏览次数: 【字体:

扬师德、正师风   做“四有”好老师

尊敬的成锦平校长、张晓冰书记,通大附中的全体党员同志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通大附中,参加由学校党委举办的“讲师德、正师风、强素质、树形象”演讲比赛活动。通大附中从2013年秋季开班至今,为时还不到两年,但学校所呈现出的“学生积极向上、教师敬业奉献、家长满意放心、社会高度认可”的美好景象着实令人惊喜。成绩的取得,固然与上级部门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有关,但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全体通大附中人身上所体现的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教育情怀与师德风范,而这显然与学校办学以来对师德师风建设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与行动上的持续践行密不可分。今天学校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总结学校办学一年多时间里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我想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就是想藉此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

的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之本,一所学校的师德师风状况关乎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通大附中大力做好师德师风建设这篇文章,可以说抓在了点子上,抓到了根本上。

下面,我代表教育局对通大附中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几点期望:

首先,要把握一个核心,做“四有”好教师。去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有道德情操,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体现了道德育人的导向;有扎实知识,这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有仁爱之心,这是教师从事的职业所需,体现了和谐育人的导向。习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有”要求,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常态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的时代内涵,也是我们当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之所在。

其次,要大力倡导两种精神:即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奉献精神即服务意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即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但我们面对的是下一代,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这是一种比回报更伟大、更光荣的职业。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职业的自豪感,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先。创新精神,表现为锐意进取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风骨。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自觉养成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要敢于冲破清规戒律,突破思维定势,置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大潮,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奉献中提炼师德,在教学中升华师能。

再次,要树立三个理念:依法执教理念;以德治教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依法执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离开法规学习抓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便是“空中楼阁”,没有牢固的基础;反之,则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以德治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应有之义,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教师只有做到以德修身,以德育人,才能以良好的师德来熏陶感染并促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上的新突破。希望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乃至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既要提高师德师风标准,又要充分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教职员工提供干事创业的条件和环境,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使广大教师安心育人,以“教”为乐。

此外,希望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还要坚持“四个”原则,做到“五个”加强。这“四个“原则就是: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原则;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原则。这“五个”加强就是:加强领导,科学部署;加强宣传,典型引领;加强学习,提升品位;加强考核,规范管理;加强监督,防患未然。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衷心期望通大附中的领导、老师、党员、全体教职工同志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有”要求为指针,继续抓好抓牢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这个牛鼻子,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儿和驰而不息的精气神,扬师德,正师风,争当“四有”好教师,为南通教育再创新辉煌,为谱写中国梦南通教育新篇章作出通大附中更大的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